“刚上手 Seata,对其各个模块了解还不够深入?
想深入研究 Seata 源码,却还未付诸实践?
想探究下在集成 Seata 后,自己的应用在启动过程中“偷偷”干了些啥?
想学习 Seata 作为一款优秀开源框架蕴含的设计理念和最佳实践?
如果你有上述任何想法之一,那么今天这篇文章,就是为你量身打造的~
前言
看过官网 README 的第一张图 片的同学都应该清楚,Seata 协调分布式事务的原理便在于通过其协调器侧的 TC,来与应用侧的 TM、RM 进行各种通信与交互,来保证分布式事务中,多个事务参与者的数据一致性。那么 Seata 的协调器侧与应用侧之间,是如何建立连接并进行通信的呢?
没错,答案就是 Netty,Netty 作为一款高性能的 RPC 通信框架,保证了 TC 与 RM 之间的高效通信,关于 Netty 的详细介绍,本文不再展开,今天我们探究的重点,在于应用侧在启动过程中,如何通过一系列 Seata 关键模块之间的协作(如 RPC、Config/Registry Center 等),来建立与协调器侧之间的通信
从 GlobalTransactionScanner 说起
我们知道 Seata 提供了多个开发期注解,比如用于开启分布式事务的@GlobalTransactional、用于声明 TCC 两阶段服务的@TwoPhraseBusinessAction 等,它们都是基于 Spring AOP 机制,对使用了注解的 Bean 方法分配对应的拦截器进行增强,来完成对应的处理逻辑。而 GlobalTransactionScanner 这个 Spring Bean,就承载着为各个注解分配对应的拦截器的职责,从其 Scanner 的命名,我们也不难推断出,它是为了在 Spring 应用启动过程中,对与全局事务(GlobalTransactionScanner)相关的 Bean 进行扫描、处理的。
除此之外,应用侧 RPC 客户端(TMClient、RMClient)初始化、与 TC 建立连接的流程,也是在 GlobalTransactionScanner#afterPropertiesSet()中发起的:
/**
* package:io.seata.spring.annotation
* class:GlobalTransactionScanner
*/
@Override
public void afterPropertiesSet() {
if (disableGlobalTransaction) {
if (LOGGER.isInfoEnabled()) {
LOGGER.info("Global transaction is disabled.");
}
return;
}
//在Bean属性初始化之后,执行TM、RM的初始化
initClient();
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