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刚上手Seata,对其各个模块了解还不够深入?
想深入研究Seata源码,却还未付诸实践?
想探究下在集成Seata后,自己的应用在启动过程中“偷偷”干了些啥?
想学习Seata作为一款优秀开源框架蕴含的设计理念和最佳实践?
如果你有上述任何想法之一,那么今天这篇文章,就是为你量身打造的~
前言
在Seata的应用侧(RM、TM)启动过程中,首先要做的就是与协调器侧(TC)建立通信,这是Seata能够完成分布式事务协调的前提,那么Seata在完成应用侧初始化以及与TC建立连接的过程中,是如何找到TC事务协调器的集群和地址的?又是如何从配置模块中获取各种配置信息的呢?这正是本文要探究的重点。
给个限定
Seata作为一款中间件级的底层组件,是很谨慎引入第三方框架具体实现的,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深入了解下Seata的SPI机制,看看Seata是如何通过大量扩展点(Extension),来将依赖组件的具体实现倒置出去,转而依赖抽象接口的,同时,Seata为了更好地融入微服务、云原生等流行架构所衍生出来的生态中,也基于SPI机制对多款主流的微服务框架、注册中心、配置中心以及Java开发框架界“扛把子”——SpringBoot等做了主动集成,在保证微内核架构、松耦合、可扩展的同时,又可以很好地与各类组件“打成一片”,使得采用了各种技术栈的环境都可以比较方便地引入Seata。
本文为了贴近大家刚引入Seata试用时的场景,在以下介绍中,选择应用侧的限定条件如下:使用File(文件)作为配置中心与注册中心,并基于SpringBoot启动。
有了这个限定条件,接下来就让我们深入Seata源码,一探究竟吧。